在面對Betty的Team Shit,情緒想不波動都很難,所以我想了想,該怎麼做才能回歸工作這件事最簡單的層面,其實重點之一就是「這個問題可不可以被解決?」。公司是請我們來「解決問題」的,因此當問題發生時,不論是多麼棘手或無奈的問題,請先問問自己:「這個問題可不可以被解決?」。
職場寓言筆記|8-1.這個問題可不可以被解決?
拿《職場寓言筆記》第5章提到的問題來說,身為品保的貝琪,非常不擅長製作COA,有時甚至還要業助提醒他做COA,這對業助來說的確很困擾。但退一百萬步來想,這個問題可不可以被解決?可以,業助在提醒的同時,也可以順便告訴貝琪:「你可以在檢驗完產品後,接著製作COA,這樣我就不用每次都來催你,你只要做好放在公用槽,我自己進去找檔案就好」。(當然,問題被解決的前提是:貝琪聽得進去,有辦法連得起來自己該做什麼)
另一種是無法被解決的問題,像是「Betty非常情緒化」這件事。通常我會有點變態(?),默默計算老闆們情緒化發言的次數,想當然Betty很容易就超過五次。計算的原因是,如果頻率太高,代表職場環境有毒,應該考慮離職。言歸正傳,「老闆非常情緒化」這件事可以被解決嗎?就我個人認為答案是否定的,講難聽一點,狗改不了吃屎;講的理性一點,即便挑明跟老闆說了,他也有可能認為這不是情緒化,這是很正常的發言。況且,這是個人修養的問題,像這種就是無法被解決的問題。當然,離職原因也不用明說,就說有另外的職涯規劃即可。免得你指出老闆的問題,他又開始情緒化。
問題可以被解決,都還算是小事,因為至少「它是有解決方法的」,不會三不五時就跑出來煩你。但老闆的情緒不可控,不是你努力就可以解決的。
職場寓言筆記|8-2.這個問題可不可以暫時被解決?
「暫時」就代表這個問題之後可能還會發生,甚至一直發生,這點也適用於「等離職時」。假設我必須等到3個月後、領完年終才能離職,而我也知道這個問題不可能被徹底解決,那「可不可以暫時被解決?」,即便只解決這一次也好,好讓我熬過這3個月。
拿《職場寓言筆記》第4章提到的問題來說,老闆Betty很愛拆分福委的工作,僅因為他不放心某些人來管錢,就將管錢的工作交給業助,而不是當選福委幹事的人。延續上面說的,我必須等到3個月後(領到年終後)再提離職,在這段時間內,「管錢」這件事可不可暫時被解決?老實說,可以,只是我不想管,那就只好牙一咬,忍過這3個月。
如果這個問題影響到身心,且你沒有急著用錢,一定是馬上離職最好;但如果這個問題對你來說不算嚴重,只是有點討厭,也許撐到年終、領完年終,對你來說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職場寓言筆記|8-3.責任在不在於你?
責任在誰,有時有點難判斷。我們以貝琪做COA這件事情來說,做COA的責任在於貝琪沒錯,但是要交COA給客戶的是業助(也就是我)。因為必須要把流程跑完,最後一關就是交COA給客戶,到最後這份責任還是會落到我身上。這就是開頭提到的,如果是前後相關的流程,有時會很難判斷責任在誰。
再舉一個比較清楚的例子,同樣在《職場寓言筆記》提到過,因為當時公司沒有業務,所以業績很差,但老闆會跟身為業助的我抱怨業績差,請問「讓業績變好」這個責任在於我嗎?不,這個責任在於「業務」,業助只負責業務接到案件之後的後續作業,不包含尋找潛在客戶。
▲【吉伊卡哇系列盲盒】點此購買
職場寓言筆記|8-4.下班時間不應被耽誤
Betty算是少數會這樣跟底下主管說話的老闆,他會這樣說:「身為一位主管,就是要加班,不要太早回家」,一方面因為他自己是這樣過來的,另一方面他本身就是有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。但不論今天對象是誰,下班時間都不應該被耽誤。也有一些主管看到下屬太準時下班,會特地找下屬談談,這就容易讓下屬產生疑惑:「我事情都做完了,為什麼不能下班?」。
若是當天事情都完成了,沒有出紕漏,本就可以且應該準時下班。當然,如果工作上有一些問題,也可以稍微跟下屬講一下,或者也可以採用「我明天早上找你談談」、「這邊有點小錯誤,不過沒關係,明天早上來再改就好」等等的方式,會讓下屬不那麼疑惑或為難。
職場寓言筆記|8-5.事在人為
同樣一件事,交給不同的人做,結果可能大不同,尤其是有難度的事。在《職場寓言筆記》第4章登場的母公司採購「邦柏」,絕對是「事在人為」的最佳例子,我後來都抱持著「看他怎麼搞砸每件事」的心情跟他共事,因為他好難不搞砸事情。
某次,我看著A廠商在11月1日寄了MAIL來找邦柏,結果邦柏等到11月8日才回覆,這中間經過了7天,退一百萬步來說,至少經過了5個工作天。但在11月1日時,邦柏跟我說A廠商可以在11月4日就寄出產品,殊不知邦柏跟我打完包票,A廠商到11月15日還沒出貨。最後當然就是跳票啦,沒有準時出貨給客戶。
你說Betty能忍受這種事嗎?哇,他還真能忍受。由於邦柏一而再,再而三害我們跟客戶約定好的交期開天窗,我有跟Betty反應這件事,Betty說:「不會呀,我覺得他(邦柏)最近有進步耶」,是怎樣?跳票的時間有縮短是嗎?反正身為老闆的Betty都不在意了,我事後想想:「算了,以後只要對到邦柏,我就先做好這件事勢必搞砸的心理準備」。
終究事在人為,如果無法讓A廠商提早出貨,其實可以不用跟業助打包票,因為你打完,業助就會去跟客戶說「可能可以提早交貨」,但最後做不到,也是業助必須要跟客戶道歉,也是公司名譽受損。事在人為的「那個人」很重要,就像一樣都是做COA,以前的品保人員不到半小時就搞定,貝琪要做8小時;一樣是聯絡廠商,以前的採購至少3個工作天搞定,邦柏要5個以上的工作天。
說了這麼多,結論就是「你能掌控的有多少?你能忍受的有多少?」,進而來決定你要不要離職。豬隊友到處有,但是在你的職權範圍內,你能跟豬隊友撇的多乾淨?或是你能讓豬隊友不影響到你多少?也是可以衡量的項目。如果改變不了豬隊友,也可以試著去改變我們自己的做事方式,往好的方向改變,像是讓工作流程更加精簡、權責更加清楚,也許改善之後,就不用離職了;也許改善之後,反倒我們自己的能力也提升了,「你決定怎麼做」也是「事在人為」的其中一種。
職場寓言筆記|8-6.同場加映
本篇最後想談談那個最終讓我決定離職的因素之一-老闆過於情緒化。我的前幾任老闆都沒有Betty來的情緒化,他們會生氣,也會發飆,但生氣的點可以理解,都是公事,然而Betty不是。我在《職場寓言筆記》的第7章中提到,有次我向Betty詢問產品是否要刻序號一事,他請我自己看圖面,但我看不懂。而當工程人員拿圖面給Betty看時,他反而嗆工程人員說:「我看得懂我才輸你!」,這就非常情緒化。
某次,Betty請我改一份資料,但那份資料根本沒有人在看,Betty也不會看,就只有品保的貝克會看,大家都心知肚明,只是沒有明講。因為每次提到那份資料,大家都一問三不知,所以我每週做那份資料內心都很無奈,但因為是主管要求的,我還是照做。
根本就沒有在看那份資料的Betty,某天心血來潮打開來看,並跟我說:「你不要用日期標示,你看這表格往旁邊拉太長,不好閱讀」,我說:「可是沒辦法,貝克他會需要看到幾月幾號這麼細」,他說:「我跟你說啦,說白了這份資料也沒人在看,那你就去數天數,把每個日期都推算到當週星期五,這樣日期欄位就會縮短」。各位聽得懂Betty的意思嗎?這份資料沒人在看(只有貝克有時候會看),居然要我改成Betty想要的樣子?貝克要依據實際日期來檢驗產品、趕交期,Betty跟我說把所有日期都推到當週星期五?
我面露為難的表情,Betty不肯罷休,最後我妥協說道:「好吧……」,接著Betty就突然不爽了,說道:「啊算了、算了,我現在不想討論這個話題」,就轉頭看他的螢幕,我當時還滿震驚的,想說你無理取鬧完憤怒的點在哪?然後就走出了他的辦公室。Betty也說那資料沒人看,改了意義在哪?只是為了美觀?那日期不對,是不是害到貝克?請記住,這是Betty第一次暴怒。
第二次暴怒是某次我找他討論尾牙摸彩獎品時,本來都討論完了,但有一個A同事跑來跟我解釋:「剛剛你徵求大家獎品的意見,我們講PS5,是包含機台跟遊戲,不是單機台」,我說我知道了,接著返回去跟Betty說明,畢竟是他要徵求大家意見,畢竟資訊要傳達正確。Betty聽我說完,暴怒道:「你之後叫負責的人員自己想!我沒有時間搞這個!」,不是,你是老闆,獎品要由你衡量、決定,也是你說要徵詢員工意見,這有啥好氣的?大不了不要選PS5,喔,最後Betty叫我們自己投票決定,投出了Dyson風扇電暖器。
又某次,我實在是不想聖誕節又要玩那什麼鬼交換禮物,因為員工必須自掏腰包,去買500塊的禮物來交換,就只有Betty開心,大家都不想(有私下詢問過大家意見)。我拿文件給Betty簽名時,Betty問道:「聖誕節快到了,我們今年有要跟母公司一起交換禮物嗎?」,我裝死說道:「可是母公司沒來問我們要不要一起玩耶」,Betty說:「是你要去問母公司的人,他們不會來問我們」,我說:「那我們可以吃吃飯、聚餐就好嗎?詢問過大家意見,大家都想要聚餐就好……」,非常想交換禮物的Betty暴怒說道:「那不然就都不要辦!」,哦~不要辦我可爽的咧,私下玩就算了,誰要破費花那500塊來跟母公司不熟的人交換?
交換禮物就是最後一根稻草,他暴怒完,我也決定離職了。首先,員工自掏腰包這件事就不合理,再來就是其實子公司有一位員工經濟較為拮据,500塊對他來說有點負擔,但Betty也沒有先問過員工們是否有辦法負荷。最後,老闆並沒有在聽底下員工的心聲,一意孤行,並且加總Betty至少已經突然暴怒三次,情緒非常不穩定,員工離職也合理。
想玩交換禮物,可以私底下跟朋友們玩,喔,我忘了Betty在公司外沒有朋友!但也不能因此讓員工掏腰包做不願意的事,因此,完美構成離職條件,遠離Betty也是放過我自己。不論對方是不是老闆,請遠離有毒的人們。
▲【蠟筆小新系列盲盒】點此購買
(1) 本站全部【職場類文章】
(2) 本站全部【職場寓言筆記彙整】
(3) 職場工作小知識:從接單生產到出貨、應收帳款流程
※ Copyright©YuJ (此文章版權為YuJ所有,請勿抄襲、盜取文章,若發現有前述違法行為,將予以追究。本文僅刊登於Bellsmos.com,未授權給其他網站。)